
路德維格?歐克林
全新Blast月之狂想腕表重現了從地表視角所見的太陽繞行運動、月球軌跡,以及潮汐變化顯示。為了以直白而充滿詩意的方式演繹日月之舞,腕表采用以地球為中心的顯示設計,即使完全不懂天文學,也能直窺其間的奧妙。
廣袤而燦爛的星空,是為航海家指引方位的地圖,是戀人間浪漫的寄托,也是人類文明測算時間歷法的古老依據。當我們站在地表上,仰望著天空中日與月的輪舞,地球仿佛總處于宇宙的中心,隨著太陽與月亮的起落,晝夜與四季不斷交替。而日月之舞中蘊藏的時光奧秘,只有獨具慧
眼的天文學家才能破解。早在青銅時代,人們就已建立起天文臺,根據天文觀測結果制定出精確到天的歷法。歷代天文學家經過潛心鉆研,洞悉了浩瀚星空中的定律。 “為什么要打造天文表?因為世間萬物的規律都能以機械方式揭曉,從而顯現于表盤之上。捕捉時光的流轉,是制表師的藝術;掙脫時間的束縛,則是哲學家的藝術。雅典表Blast月之狂想腕表不僅能捕捉時光,更重要的,是能讓人們毫不費力地放飛想象。”

路德維格?歐克林
路德維格?歐克林于1952年2月10日出生在意大利加比切馬萊(Gabicce Mare)。1976年,他在巴塞爾大學(University of basel)取得考古學、古代史和希臘語學位;1983年,已經工作的他又在伯爾尼大學(University of Bern)取得哲學、理論物理科學史和天文學博士學位;1995年,他榮獲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(Swiss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ürich)授課資格,教授工業化前技術史課程。在攻讀多門學科的同時,他還完成了制表學徒培訓,于1984年和1993年先后獲得修表師和制表師資格。熟練掌握各項制表技藝之后,他如同文藝復興初期的人文大師,將不同的學科知識融匯貫通,由此研發出具備獨創天文復雜功能或創新機制的機芯。1983年至1990年,他先是為雅典表打造出伽利略星盤腕表,隨后又推出兩款腕表,組成“天文三部曲”,至今仍被業界奉為天文復雜功能時計的典范之作。1995年,他憑借對于大型天文鐘的研究,榮獲Prix Ga?a歷史研究類大獎。他熱衷提高機械效率,于2001年為雅典表打造Freak奇想腕表,這是制表史上首款在機芯中應用硅材質的時計。懷著對知識的滿腔熱忱,他于2001年至2014年擔任拉紹德封國際鐘表博物館(International Museum of La Chaux-du-Fonds)館長。同時,他也極富冒險精神,渴望為制表規范注入新的活力。懷著對知識的滿腔熱忱,他于2006年創立了自己的制表品牌Ochs und Junior。如今,這位在研究、開發與設計方面兼具出眾才華的全能工程師,仍在不斷貢獻奇思妙想,始終迸發著蓬勃活力和非凡新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