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看到這款腕表,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首先想到的便是勞力士古董探二。新品所采用的24時外圈除字體等細節略有差異外,其余各項可以說與勞力士Ref.1655如出一轍,包括字符間距與外圈上的拉絲效果均得到完美還原,讓許多喜愛復古勞力士的玩家為之欣喜。
帝舵采用勞力士元素,其實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。歷史上的帝舵,遠要比今天更“像”勞力士:早期的帝舵表不僅使用蠔式表殼,并且還在背面也鐫刻“ROLEX”字樣。在產自1980年代的王子型Ref.74033腕表上,我們能很清楚地看到三角形坑紋外圈(狗牙圈)、日歷窗上的小窗凸透鏡等勞力士代表性設計。
時至今日,帝舵表已找尋到屬于自己的設計風格,并且還推出了MT型自產機芯,但品牌仍保持著與勞力士的微妙聯系。于2018年推出的碧灣系列GMT腕表就是很好的例證,它使用雙色陽極氧化鋁外圈,并非現代腕表中廣為流行的陶瓷材質。以陽極氧化鋁制造的外圈古樸、典雅,并且隨著時間流逝,其顏色會發生一定的變化,別有一番風味。不過如今這種材質在萬元以上新品腕表中已不常見,因此除了刻意營造復古效果外,它更像是對勞力士Ref.1675的致敬。
就外觀而言,帝舵碧灣GMT與勞力士初代GMT Ref.1675仍有著諸多相似。不過帝舵并沒有沿用表冠護肩與小窗凸透鏡,取而代之的是極具品牌特色的“雪花針”。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,在勞力士Ref.1675表盤6點鐘方向SWISS右側還有“T<25”標注,意為氚(Tritium)元素含量少于25毫居里。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無輻射夜光未普及前,鐘表普遍使用氚作為夜光材質。由于這種元素含有微量放射性,品牌會以注明含量的方式打消用戶顧慮,這也使Ref.1675頗具時代特征。現代帝舵表使用不含輻射的Super-Luminova夜光涂料,表盤不再保留這個標注。
指針方面,碧灣GMT延續極具品牌特色的雪花針,它與勞力士奔馳針一樣擁有很高的辨識度。帝舵碧灣GMT腕表的推出既滿足了部分復古玩家的喜好,又形成了足夠的差異,是同價位中特色鮮明的一款GMT腕表。
無疑使用與復古勞力士相近的設計是一個討巧且不易踩雷的方案,因此在最新的碧灣專業型腕表上,品牌仍從勞力士的既往表款中汲取設計靈感。勞力士Ref.1655使用39毫米表徑,而帝舵碧灣專業型也延續39毫米表徑,經典尺寸得以完美再現。在細節上,它采用和碧灣GMT相同的設計思路,取消Ref.1655表冠護肩與小窗凸透鏡,加入帝舵特色雪花針,做到“神似”但又不雷同。
雖同具備GMT指針,但碧灣專業型與碧灣GMT“紅黑圈”最大的差異在于24時外圈不可旋轉,這也使碧灣專業型腕表僅具備兩地時,無法通過轉動外圈實現第三時區功能。
機芯方面,新品使用與碧灣GMT“紅黑圈”一致的MT5652型機芯。僅從機芯配置上來看,硅游絲、無卡度砝碼微調擺輪、70小時動力儲存、天文臺認證等參數都足以體現這是一款綜合素質極佳的自制機芯。
作為勞力士兄弟品牌,帝舵一直扮演著“敢為人先”的角色。曾經勞力士的許多新設計都率先應用于帝舵,而如今的帝舵從勞力士的經典表款中汲取設計靈感,可謂互利互補。無論如何,帝舵碧灣專業型腕表的推出重現了勞力士初代探二風采,使這個經典外圈在21世紀的今天得以“重生”,為喜歡復古勞力士的表友提供了另一種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