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力士最多色彩的運動款莫過于GMT-MASTER,即格林尼治型——其發展歷史不比SUB短(1953年的Ref.6204),GMT Master則基于Ref.6202之上發布于1954年,兩者可以說歷史不分上下。相比水鬼百年不變的外觀,格林尼治最大的特點就是活潑多變,身材苗條。

格林尼治設計的初衷就是滿足飛行員的需求,外圈設計成雙色:一半是表示白晝時間的紅色,而另一半則是象征夜間時分的藍色。
GMT針用鮮艷的紅色(后期多了綠色和藍色),前期外圈則是用紅藍對半的撞色設計以增強視覺效果。當時gmt也是針對航空機師們因航空時差所需設計,除了正常的本地時間,24小時指針可以準確顯示晝夜區別,還可以配合旋轉外圈,快速計算出第二時區。除了多色彩的外圈外,GMT的表帶一開始就同時采用紀念型表帶和蠔式表帶,所以新款采用五珠表帶只是回歸傳統,說不定以后又會換回蠔式表帶,所以大可不必驚訝和沖動買新款。要說GMT的歷史真的一篇文章難以詮釋清楚,但首先對其型號有一定的了解,毒師做了一張簡單的表格,里面對各時代表款做了簡單的介紹。可以看到GMT-MASTER中段款式是有重疊,可以說分為兩條主線即GMT-MASTER&GMT-MASTERⅡ,為何會有一代二代的區別?核心就在于機芯的差異導致使用上有明顯的不同:GMT-MASTER機芯傳統采用兩地時設計(初期通過調分針令GMT針跟時針同時轉動,后期多了單獨調日歷的二檔,但三檔還是調分針)。到了八十年代16750與16760開始區分一代二代差異:與一代16750不同的是二代16760采用三地時設計(把頭三檔分針不變還是能同時調GMT針和時針,而二檔變成單獨調時針,GMT針就不會動;日歷就需要時針前后去慢慢調)。但新的二代并沒有立即取代傳統的一代,一代16750的升級為16700;二代16760則升級為16710。如果看型號容易混淆,可以記下機芯的變化Ca.l3075-3175就是一代,Cal.3085-3185-3186則是二代。
為什么會有一代二代同時存在的過程就是因為新老的設計各有好處,一個方便調日歷,一個多了單獨的GMT時針。
勞力士推出新款蠔式恒動格林尼治型II(OysterPerpetual GMT-Master 11)腕表,配備雙向旋轉外圈,及藍黑雙色Cerachrom 24小時刻度陶質字圈。蠔式鋼材質搭配紀念型表帶的組合,與2018年推出的紅藍雙色Cerachrom陶質字圈款相呼應。表殼及表耳兩側折射出淡雅光澤,令40毫米蠔式表殼的輪廓更突出,倍添魅力。新款搭載制表技術領先的3285型機芯,蠔式恒動格林尼治型I1于2018年首次搭載此款機芯。